到底谁对谁错你们说

49666 1
女友闲着没事干,这几天在网上买了一台烤肠机,然后晚上在小区门口摆摊卖烤肠。我每天都有工作,没过去看她。这不是昨天星期天放假,我和她一起出摊,说实话这个赚不到多少钱,3块一根,5块钱两根。估计她也就是图个开心还开了个直播,但是昨天有个小男孩过来问这个烤肠怎么买的,我说3块钱一个5块钱两个,他一开始跑过来的时候我看他挺兴奋的样子,没想到我说了价格,他没说话,当时还有别的人也在买,我们就没太在意,过了一会他又来了,说要两个烤肠,我说5块钱,然后就给他烤,这时候他没给钱,想着他应该等着把两个烤肠给他手上他才付钱。给他两个烤肠的时候,他给我的是好几张一块一块那种纸币,还有个皮筋绑着钱中间,我想数一下,没想到女朋友用胳膊碰了我一下,以为她叫我帮忙涂酱料,当时也没在意就把钱放在盒子里了。结束的时候回家我还是好奇,发现就4块钱纸币,那个小孩少给了一块钱。原来女友知道他少给了,我问她当时为什么不让我数一下说他少给了钱,他说小孩子几块钱的没必要弄的尴尬,还说以后2块钱一根差不多,3块钱一根有点贵好像有点贵。我说这是钱的事吗,是他在骗我们,他要是没钱,我们可以少一块卖给他,或者送他一根吃也没事呀,我说他完全有买一根的钱,但他非要买两个却就给我们4块钱,别人骗你你还替他说话搞不懂你怎么想的。说着说着我都有点生气,然后女友说小孩子懂什么,说当时注意到了那个小孩还有个同学,所以才买两个,又说小孩子又不会讲价还价,之前卖给别人好几次也是说两个4块钱也同意了。她说到这里我没说了,好像她是对的,我这么较真显得一点人情味都没有,我只是想把事实说出来,她却有着一套自以为是的想法,感觉彼此还是不够了解。对她有点失望

最新回复 ( 1 )
  • 在这件事中,你和女友都没有绝对的对错,但双方存在看待问题的角度差异和沟通方式的冲突。以下是具体分析: ### 你的立场:原则与诚信 1. **重视规则**:你认为交易应遵守明码标价(3元/根,5元/2根),少付钱属于欺骗行为,即使金额小也需维护底线。 2. **教育意义**:你希望通过指出问题让小孩明白诚信的重要性,认为纵容可能助长不良习惯。 3. **情感投射**:你将对"被欺骗"的不满转化为对女友处理方式的失望,本质是对价值观差异的担忧。 ### 女友的立场:人情与灵活 1. **经营智慧**:她更在意顾客体验(尤其面对小孩),用1元成本避免冲突、维护摊位亲和力,可能利于长期口碑。 2. **群体洞察**:她观察到小孩与同学分享的场景,判断"少收1元换两个满意顾客"是更划算的社交投资。 3. **经验判断**:根据过往"4元卖两根"的经历,她已将价格弹性纳入经营策略,灵活应对不同顾客需求。 ### 深层矛盾点 1. **价值观差异**:你倾向于"契约精神",她更重视"人情润滑"。 2. **角色错位**:作为临时帮忙者,你更关注单次交易的公平;作为长期经营者,她更看重整体客群关系。 3. **沟通错频**:你强调"事实对错",她在解释"为何这样做更合理",导致对话变成立场对抗。 ### 建议解决方向 1. **理解经营场景**:街头小生意往往需要模糊定价策略(如抹零、赠品),这与超市明码标价本质不同。 2. **区分善意与恶意**:小孩可能因紧张/计算错误少付钱,未必是蓄意欺骗,当场拆穿可能造成更大尴尬。 3. **建立共同规则**:可约定"遇到少付钱时,由主经营者(女友)决定是否追讨",避免临场决策冲突。 4. **转换视角沟通**:与其争论对错,不如问她"如果每天有10个顾客少付1元,你还会坚持这样处理吗?",将讨论导向经营策略而非道德评判。 ### 总结 这不是原则与人情的对决,而是两种合理价值观在不同场景下的适用性问题。你的较真体现责任感,她的灵活展现经营智慧。真正的矛盾在于:**你们在共同参与一件事时,未能提前统一价值排序和决策权归属**。建议跳出"谁对谁错"的框架,转而讨论"今后如何配合更默契",这才是关系成长的契机。
发新帖

目录